第30章、攻读
殊不知,一场更大的灾殃在等着他们。这是后话,暂不详谈。
人间悲喜不共通,周家的天塌地陷,林家是感受不到的。林长安叫了一桌席面,庆祝长姐“脱离苦海”回家,王家母子三人、二叔二婶、长民和两个堂妹安娘、悦娘都来了。
元祥从外面匆匆回来,险些与忙叨叨的林长安撞个满怀:“祥叔,干什么去了?”
元祥道:“大爷让去牙行给姑奶奶寻个妥帖的丫鬟,结果去的晚了,牙行关门了。”
“这家里哪还有什么姑奶奶。”林长济道。
“哎,瞧我这脑子!是大小姐!”元祥道。
众人哄笑。
“以后这家里姑母当家!”林砚道。
“数你鬼机灵。”毓秀囫囵着林砚的脑袋,半开玩笑的对兄弟们道:“眼下你们读书的读书,照管生意的也天天在外跑着,家里的事尽交给我,不用操心。以后娶了新妇,我再向弟妹交权,绝不恋栈。”
满座都是欢喜的,唯有一人面带忧虑,孟氏跪在地上对林毓秀道:“二奶奶……大小姐,别找什么丫鬟了,您就把阿媛留下来吧。”
孟姨娘本名叫阿媛,其实只比长安大了一点,父亲也是秀才,举业不顺,穷困潦倒,十五岁上将她卖到周家为妾,离开林家,她只能回到父亲身边,迟早逃不掉被再卖一次的命运。
林毓秀忙拉她起来,对她说:“你踏踏实实的住下,日后寻到合适的人家,把你风风光光的嫁了,哪怕日子过得紧一点,也不再给人做妾。”
阿媛流着泪摇头:“阿媛以后一心照顾大小姐,大小姐去哪里,阿媛就去哪里。”
林毓秀替她擦着眼泪,这时,酒楼的伙计将席面送到,琳琳琅琅摆了一桌子。大伙儿挤着坐,一齐举杯,庆祝团圆。
林家毕竟人口单薄,林长济怕乍一冷清下来,姐姐会胡思乱想,便叫二婶、安娘、悦娘留下来小住一阵子,三进院有三间正房,尽够住了。
两姐妹击掌雀跃。
“不行不行。”林荣礼道:“她们住到这边,长民天天上学,家里的活儿谁干?”
对面坐着的三大一小齐齐望向林荣礼。
“开什么玩笑!”林荣礼不干了,挑水担柴、做饭织布、浇菜洗碗、浆洗晾晒……他哪里做得来?
“同样的活,二婶做了半辈子,二叔如何就做不来?”林长济道:“二叔,您一定可以的。”
二婶柳氏正要推拒,被林长安夹了一筷子干丝在碗里:“二婶,吃菜。”
林砚在一旁嗤嗤的笑。
“你笑个屁!小白眼狼!”
肴核既尽,杯盘狼藉,除了林荣礼,全家尽欢。
饭后,几人兴致大好,收净桌面打起了马吊。林长济耽搁不起时间,林砚也跟着他一起回屋。
除了三兄弟外的众人,还当是林长济进屋教儿子去了。
避开旁人,林砚便不必再装成小孩子模样,天真尽褪,面上一片肃然。
林长济坐在桌后,林砚亲自为他铺纸研墨看,今时林家的境况宽裕多了,也用上了好墨,只见他用砚滴点了几点清水进砚台里,一手提着衣袖,指尖缓缓旋转,轻重有度,约一百来旋时,墨干如膏状,再加水,再研磨,不一会儿,墨香盈室。
古人云:“执笔如壮士,研磨如病夫”。林砚慢条斯理的研墨,林长济便知道他在思考,也就跟着静坐了片刻,没有打断他,直到研了半池,不滞不稀。
林砚方开口道:“我那日为姑母打点,听县衙的人说,这次乡试主考定的是李柏山,这后生,呃……这位大人,我过去略有些印象,大抵是丙辰科的榜眼,年轻时就偏好古雅之作,为人端方沉稳,文章古拙老道,如今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,怕是偏好上要加一个更字。当然,也并不是让你投其所好,参照一二即可。”
“是。”林长济应着。
林砚又从袖中掏出集市上淘到沙漏,漏完约是三刻钟,用以计时,让林长济限时作文。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