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来弟抹着眼泪,虽然不怎么联系,也是一母同胞的妹妹,这一走有可能就是一辈子。
李有才倒是挺看好三个人的,小舅是敢想敢干的,两个姨也是有脑子的,南方的机会遍地是,等他在那边安顿好了,真没准能干出一番事业呢。
李二柱去打电话,让于文书帮忙送下车票,三个人要上车了。
于文书刚好也是今天回来,正好在车站给完几个人车票,坐火车回了县城。
三个人上了南下的火车,心也彻底放了下来,现在才是真正的逃离了,再也不怕被人抓回去了。
李二柱一家人回到家,杨来弟把纸包打开,里面是一根小金条,她赶紧给李有才
“儿子,你帮你八姨保管,我没地方放。”杨来弟拿着金条像是拿着烫手山芋一样。
李有才笑眯眯的接了下来,家里的财政大权都在他的手里。
“等于大队长回来得好好谢谢人家,在咱们这里找个工作比登天都难,这一下子给安排了三个,这人情咋还啊?”李二柱叹着气,看着李有才。
李有才……你就直接说让我还得了呗,还整啥景啊!
他琢磨了一下,上辈子干啥是比较简单,村民更容易受益的。
山货?不行,现在开放了,那玩意满大街都是卖的。
汽水厂?也不行,他们县城就有两家。
那干啥呢?
其实大棚已经足够一个村干的了,显然于文书还想更进一步。
出口,家电,电子,都不适合乡村的发展。
乡村好像就是种地,养殖。
养殖吧,养点猪,鸡啥的,不愁卖,现在供应还是挺紧张的。
粮食现在供应也可以,地到了农民自已手里,产量也高了。
李有才想完,觉得也就这一条路了,他这辈子是不向满哪折腾了,他也没有这能力了,那点空间,食之无味弃之可惜。
这是他王爷世子命换来的,想想就抓心挠肝的。
想想那金尊玉贵,莺莺燕燕的日子……
李家人都在准备明天开业的东西,本来想着初六开业的,因为金宝他们得事耽误了,明天说啥都得开业了。
杨家
杨老太太做好晚饭就等着儿子回来一起吃,可天都黑了,也没见儿子回来。
她就去了狗蛋子家,狗蛋家都睡觉了,被老太太拍大门给叫了起来。
“婶子,这么晚了有事?”狗蛋娘出屋问道。
“咱家金宝没在这?”杨老太太看狗蛋家都睡觉了,感觉不妙。
“没有啊,今天没来”狗蛋娘有啥说啥。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