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、守城
这是一场十分惨烈的守城之战。
草原民族善骑射□□,密匝匝万箭齐发如乌云蔽日,守城军民死伤无数,不少青壮百姓自发登城,太子妃胡氏亲自携带官眷,运送粮草物资,城内妇女和未成丁的孩童也纷纷参与其中。
林长济在兵科抄写军报,忙的头顶倒悬。他是一甲,本无须到各部观政,但眼下兵部、兵科人手紧缺,不少翰林官员临时被调用过来。这样一来,祁嵘和祁屹的课也停了。
晚上回家时才发现,前院空无一人,他穿过垂花门来到内宅,才发现家中只剩下女仆。林砚告诉他,林长世应兵部号召,已经搜罗府中全部刀器,带领所有男家仆去了安定门。
林长济忧心如焚:“长安呢?国子监不是放假了吗?”
林砚也面带担忧:“我叫人去问了,国子监是放假了,但是长安带着许多同窗去了德胜门,说要守城拒敌。”
“他?”在长济心里,长安还是个孩子呢。
是夜,敌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,一时间乱石纷飞,炮火齐鸣。
男人登上城墙拼死拒敌,其中不乏英勇之人,抱着登上城头的敌军跳下城墙同归于尽。妇孺、老人冒着漫天雨点般的箭矢运送物资、抢救伤者、修补城墙。
林长安振臂高呼:“老弱妇孺在外运送弹药木石,我等男儿之躯却偏安书堂!若不齐心勠力,誓死守城,城中父母妻子安赖以存?”
他虽才学不佳,但胜在人缘好,在他的鼓动之下,半数以上的监生纷纷挽起衣襟,搜罗刀械棍棒冲出国子监。
他们无力张弓搭箭,却可以搬起滚木礌石御敌,还能往城墙上泼水,水结成厚厚的冰,阻碍敌军攻城的动作。
大雪纷飞,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,只有城头上飞溅满地的鲜血,是刺目的红色。
周藜亦是跟随太子妃登城的女眷之一,她身上穿着软甲,在烟尘蔽日的风雪炮火中穿梭,与同伴一起运送尸体。
一阵流矢袭来,同伴中箭倒地。
“小心!”她也被人扑倒在地,一支箭擦着耳际掠过。雪和甲胄是冰凉的,鲜血却是滚烫的,她的脸贴在血泊之中,如卧冰炭。
这时,手执□□、火铳的官兵开始还击,扫倒一大片敌军。
满天的流矢停了,周藜这才得以擡头,两手沾满了血,却并不觉得疼,身上还压着个面目扭曲的青年。
青年费力挣扎起身,原来大腿被流矢击中,疼的他面如金纸。
周藜镇定自若,一手握紧箭簇尾部,一手将箭杆劈声折断。
“咔嚓”一声,难免牵动伤口,疼的林长安扯着嗓子干嚎。
“别叫了,省点力气!”周藜凶巴巴的。
青年闭了嘴。
周藜又扯开一截儿衣襟,为他简单包扎:“你是监生吗?叫什么名字?我送你回国子监?”
“林长安。”青年道。他身上仍穿着监生的襕衫。
“好。”周藜答应一声,拾起他的手臂搭在自己肩头,一用力将他搀扶起来。擡头四下看看,料想哥哥应该就在附近,可是眼前风急雪骤,烟尘漫天,什么也看不清楚。只好自己搀着林长安往前走。
“我家在棋盘巷。”林长安又道。
“知道了。”周藜架着他折返回去,往反方向走。
两人弯下身子躲避箭矢,费力的朝城下走。
一路上,周藜怕他昏厥,不停的跟他讲话。
“你是哪里人?”
“安江府江宁县。”林长安道。
“江南啊,好地方。”周藜念道: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音。”
林长安脚步一顿,他想说“旧曾谙”。
“怎么了?”周藜问。
长安赶紧道:“没什么,姑娘饱读诗书。”
旧曾音就旧曾音吧……
“那当然,我爹常说,我要是男子,至少能中个举人。”周藜道。林长安讪笑道:“……令尊说的没错。”
“你是安江人,为什么不在南京国子监,要来京城?”周藜又问。
“因为我兄长在翰林院任职。”林长安道。
“翰林官啊!”周藜惊呼:“那日御街夸官,我是看了的,不知哪个是你兄长?”
“探花。”林长安道。
周藜又是惊呼一声:“原来是他!”
林长安被她一惊一乍的,搞得有些心悸,大腿上汩汩的留着血,身上越来越冷。
周藜感到他身体越发沉了,有些心慌:“林长安,你醒醒,可千万别睡啊……快看那边!”
林长安又是一惊,侧头去看,街道上空无一人。
“什么啊?”
“有只黄鼠狼蹿过去了!”周藜没话找话。
林长安:……
就这样苦苦撑着,回到棋盘胡同的林府时,林长安意识已经有些不清楚了,可吓坏了林砚和长济。
“敢问姑娘高姓,家住何处?改日定当登门道谢。”林长济道。
周藜忙摆手道:“我姓周,是这位林公子先救了我,所以要道谢也应该是我。您快去看看他吧,我先回去了。”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