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本网>女生耽美>老祖宗年方八岁[科举]> 第49章 、另有重任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9章 、另有重任(1 / 2)

第49章、另有重任

毓秀做的东坡肉堪称一绝,酱汁浓郁,酥烂入味,一口咬下去,满口肉汁的醇香,却不觉油腻,引得大家交口称赞。

大好的日子,林荣礼获准喝了二两酒,借着酒劲大言不惭的说:“我早就说过,长济这孩子一定可以高中,你们还都不信!”

众人齐齐朝他翻了个白眼。

饭后,林砚迫不及待去过问林长世的功课。

林长世的婚事自有毓秀和二婶操办、长安跑腿,所以这段时间都在废寝忘食的用功,背经义,背程文,林砚指给他什么,他就看什么,除此之外只看医书。

林砚一愣:“医书?”

往他枕下一摸,果然找到一本《万氏女科》,不但是医书,还是记载妇科杂病的书。

“你还挺有闲情逸致。”林砚坐在书桌上,一页页的翻看:“现在弃文从医也有些晚了。”

林长世不好意思的笑笑,将书拿回手中,锁进抽屉。

青筠每月腹痛,痛苦难当,是他当日亲眼所见的,可眼下两人还未成婚,不便带她去寻医问药,反正家里向来不缺书,翻几本医书又不费多少功夫。

林砚瞧他脸都红了,也就不再拿他打趣,拾起桌上的程文:“说正事吧。”

林长世坐正了一些,像个刚刚开蒙的小学童。

“国朝的科举制度已经施行百年,自有其合理之处,却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。”林砚道:“省一级考试之前,出题范围仅限《四书五经》,答题的范围也有限,必须围绕圣人之言阐述经义,不能自行发挥。”林长世点点头,这些他还是知道的。

林砚接着道:“你大哥从小博闻强记,悟性又强,除了《四书五经》、程朱传义,还要读《三通》、读《四史》,公羊谷梁、胡氏张洽,经史子集、列传通史,才有了今日的厚积薄发。但是你,显然是来不及的。”

长世眼皮一耷拉,扎心呐。

“好在这世上的事,但凡有个范围,就不能算是难事,至少不是难以企及的事。既然眼下的目标是院试,我们索性目光短浅一点,毕竟院试、科试甚至乡试,都是可以速成的。”

长世眼里又放出了光。

“话说的难听一点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诌,我这段时间让你背经义,背程文,也是这个意思,背得多了,在考场上凑一篇文章出来也是不难的。”

林长世:……

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“捷径”,听起来怎么好像更愚蠢呢?

但到了这个时候,林长世除了不折不扣的施行,没有第二条选择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林长世一边背文章,一边学写文。林砚从破题承题开始,到起讲、入手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大结,共八个部分,掰开揉碎了讲给他听。

开篇三到四句点明主旨,谓之破题;然后引申其意,写四到五句,谓之承题;再提出圣人因何提出此言,谓之起讲云云

林长世这时才真正弄懂了八股文的格式,再结合背过的程文,拼拼凑凑,确也能“凑”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时文来。

……

早朝之后,林长济照常去翰林院点卯。

做完手头那点不够塞牙缝的差事,然后一边喝茶,一边听同僚们侃大山。谁家要娶妻,谁家要嫁女,谁家的长子蒙父荫入监……片刻又聊到朝局,聊到兵制,从封贡互市聊到西南土司,没完没了。

不知怎么,最后说到了他们的孙学士——孙学士上书乞骸骨,要告老还乡。

“致仕?”有人问:“孙学士不过耳顺之年,身体又尚且硬朗,为什么要致仕?”

“陛下应该会下旨挽留的。”又有人说。

他之所以说“不过耳顺之年”,是因为国朝规定官员七十岁致仕,文官多善保养,翰林院又不像六部衙门那样累心案牍,不是所有人都像林庭鹤那样,天南海北弄出一身的病,不得不提前致仕的。

知情者称:“还不是皇极门书堂的课,实在是上不下去了,三位学士,不是称病就是乞骸骨,惹不起躲得起呀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