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书本网>女生耽美>老祖宗年方八岁[科举]> 第45章 、殿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5章 、殿试(1 / 2)

第45章、殿试

队伍调转方向,锣点再起,高声报喜:“捷报安江府江宁县林老爷讳长济,高中会试第十七名贡士,金銮殿上面圣!”

“嚯!”

胡同里瞬间沸腾起来。

“十七名,真高啊!”

“这是谁家儿郎?怎么从前没见过?”

“是上个月搬来的,来京城赶考的举人老爷。”

林寿和林安抱出早就准备好的鞭炮,噼噼啪啪放起来。

一时间,管他认识的不认识的,都来向长济道贺。

林长济命林安打赏顺天府报喜的差人,又向邻里道谢,晕头转向被差人套上大红花扶上马去,送去会馆与同乡相聚,游街庆贺。

到会馆时才知道,同乡取中了七个,其中陈谦考了第三名,顾庭之考了第二十三名,都是极好的名次,如果殿试发挥稳定,获得朝考资格,取个庶吉士不成问题。

照说春闱之后还有殿试,但国朝有规定,殿试不黜落,只要行文不犯忌讳,礼节上不出错,都会被录取,只是排名先后的问题,最差也是榜下即用的同进士,外放七品知县,是等候出缺的举人无法相提并论的。

因此一旦会试取中为贡士,中进士基本是板上钉钉了。

同乡举子们喧闹了好几日,直到那些落榜的举子踏上回乡的路程,七人这才反应过来,还有决定排名先后的殿试。

林砚在住处等候林长济多日了,等着与他探讨殿试题目,左等右等,一张稚嫩的小脸黑如锅底。

林长济却显得气定神闲,殿试不黜落,他的会试名次又那么靠前,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二甲,只要认认真真的考完。前半生的科举生涯就可以告一段落了,至于成绩,还不是看天意?

林砚是过来人,很清楚他心里在想什么,似笑非笑的看着他,问:“何谓如夫人?”

林长济一愣:“如同夫人,类似于妾吧。”

“何谓同进士?”林砚又问。

同进士的字面意思,跟进士是一样的,可自古以来越是强调一样的东西,就越不一样。

林长济不说话了,心想,你老人家当年不也是同进士中的一员吗?怎么把自己比作妾室呢?

一边暗诽,一边研墨铺纸,毕竟他也不是真的想落入三甲,去吏部等候知县位置的空缺。

林砚大致先教给他一些礼节,但也只是教个大概,殿试之前,,参加殿试之前,所有贡生还要由礼部的仪制司与鸿胪寺进行相关的培训,如点名、散卷、赞拜和行礼等礼节。

再说策问的格式,开头是“臣对、臣闻”,结尾是“臣谨对”,中间要逐条写清,不能有所疏漏,遇到“天、帝、祖宗”等字眼需要提行,另有诸多避讳的要求。

以往有不少贡生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现差池而功亏一篑,留下莫大的遗憾,因此林砚耳提面命、三令五申,直到让他的耳朵听出了茧子。

再结合王、季两人的意见,分析本次考试的题目。

如今困扰皇帝的问题,无非是旱涝灾害、倭寇滋扰、西南土司叛乱,最多加一个国库空虚,但在殿试中,极少会问及“怎样赚钱”这种过于具体的问题,因此只剩下前三项。

林砚将“国库空虚”四字划掉。

“试问解决当下朝廷困境的方法,岂是一两千字可以概括?因此,历来策问的内容虽谈不上歌功颂德,却大多是泛泛而谈,言之无物的。”林砚道:“没人真的会向初出茅庐的读书人问计问策,因此也不要傻到真正去针砭时弊,指责朝政,这个时候,如何曲笔粉饰,就是考验一个人真正功力的时候。”

林长济听完百感交集,勉强点了点头。

他心中十分清楚,做个庸碌无为的顺臣,按部就班的中进士、熬资历,才是对家族最好的庇护。

但不知为什么,临近殿试的前一夜,林长济辗转难眠,他这一生都在为别人活,为父母尊长的殷殷期待,为家族官脉得以延续,为家门复兴云云,到了这一步,却真正想为自己活一次。

他一夜未眠,起床时,竟比以往哪次考试都要清醒。

林砚仍在重复考试要领,吃过早饭,他们登上马车往紫禁城方向而去。

此时刚过寅时,便已有上百人等着宫门外,由于殿试不过是“优中取优”的排名,众人相互结识攀谈着,神色也比以往哪一次考试都要放松和愉悦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