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
秦二世胡亥,在位期间只顾享乐,残暴地杀尽兄弟姐妹。他被赵高唆使,将右丞相冯去疾、蒙恬、冯劫等等大秦的栋梁之才全部逼死。其中左丞相李斯最惨,为劝谏胡亥入狱,被赵高诬陷谋反,屈打成招,处以极刑:脸上刺字、割鼻、砍脚趾、腰斩、再剁成肉酱,并且祸及满门。
虽说大秦垮得这么快,政哥也有责任,但胡亥作为凭实力跻身“败家皇帝排行榜前十”的男人,他只用了三年,就把大秦的家底败光。
方缭原本正在喝茶,他的手指修长白皙,连指甲也修得格外整齐干净,环着白玉茶盏,有一种沉静柔和的光泽。
听见胡亥这个名字,方缭一口茶水没咽下去,猛地呛住了,偏头一阵轻咳。尽管他立即放下茶盏,还是有少许茶水洒在棋枰上。
秦王政没见过方缭如此失态,锋锐的眉眼带了几分疑惑,周身的孤冷气都散去不少,“先生,这名字有何不妥吗?”
“没有。”
方缭摸出丝帕,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角、手指,顺便将棋枰上的水珠也擦掉。一切都还没发生,他不能因为这孩子名叫胡亥,就下断言。倒是赵高,当面低眉顺眼,背地里却安插眼线窥探他的私生活,不知道想搞什么鬼。方缭不确定是赵高擅自做主,还是政哥信不过他,干脆假装不知道。
然而赵高并没有因此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,手都伸到方缭的内宅去了。方缭忍无可忍,几天前给李斯传信,试图借助廷尉府的力量,握住赵高的把柄。
秦王政静默地盯着他看了半晌,薄唇微动,挤出两个字:“骗人。”
方缭坦荡直视着秦王政的眼睛,拈起一枚黑子轻轻地点在棋局之中,悠然一笑:“兵不厌诈。”
秦王政有点懵,他一不留神,被方缭破眼,在包围圈里艰难求生的那一小片白子本来就只残存两口气,这下彻底没救了,下一步怎么选都是死。这一局输得不服都不行。
赵高躬着背,衣摆拖到地上,忍不住擡眼偷偷地打量方缭,放眼整个大秦,找不出第二个敢这样和王上相处的人。
秦王政脑中猛地灵光一现,“寡人明白先生的意思了,从李牧破局,让赵国临阵换将,自断一臂。”
何止是断臂?赵王自毁长城,沦为俘虏。不过秦赵的国力差距摆在那里,就算干耗上几年,赵国也同样撑不住。
方缭赞许地点头,轻敲棋子:“离间计。”
赵王偃(公子偃)还在位的时候,这种计谋根本没用。
可惜前不久,正值壮年的赵王偃离奇驾崩,街头巷尾盛传——赵王偃被风尘女子邯郸倡迷惑,废掉王后,立邯郸倡为后。
邯郸倡一向风流,当上赵国的王后,照样和人幽会偷情,被赵王偃撞破,就和情人一起把赵王偃杀了。郭开拥护邯郸倡的儿子公子迁继承王位,是为赵王迁。然而,前王后留下的嫡长子公子嘉更得人心。赵王迁想除掉公子嘉,下手不够利落,让公子嘉跑了,据说躲在李牧那里。
这种敏感时期,李牧和秦军对峙,本着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的原则,该怎么打仗就怎么打仗,从不听赵王迁这个外行瞎指挥。不是因为李牧对赵王迁有意见,事实上,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作战风格。
李牧驻守雁门关抵御匈奴的时候,坚守不出,被匈奴嘲笑胆怯,连他麾下的士兵都怀疑将军胆小怯懦不敢迎战。哪怕赵王亲自下令让他出战都不管用。李牧隐忍多年,训练精兵,等匈奴彻底放松警惕,被李牧一次屠了十万兵马,驱逐单于,大破东胡,消灭襜褴。此后十几年,匈奴各部都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城。
赵王偃看似行事荒唐,其实心中跟明镜似的,他信任李牧,知道李牧没有异心,只不过是想打胜仗。
赵王迁对李牧的疑心,早就突破天际,只缺一个除掉李牧的理由——毕竟是手握重兵的大功臣,不能说杀就杀,那样无法服众。
这个离间计,根本不需要多高明的谋略,因为赵王迁早已将李牧视作眼中钉肉中刺,就等着中计呢。
一边下棋一边聊天,灭赵的战略基本定下来。秦王政召见了几位将军,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。
老将王翦献策,趁着赵王迁新继位,对两次击败秦军、功高震主的李牧十分忌惮。可以散播谣言离间他们,就说李牧坚守城池不跟秦军硬拼,是打算保存实力谋反,帮助公子嘉夺取王位。不用秦军动手,赵王迁第一个容不下李牧。
秦王政一听,跟方缭的谋划一致,和方缭对视一眼,当场任命王翦为伐赵的主帅。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