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8章(1 / 2)

第48章

这一年,秦王政只有十三岁。他年少,又是刚继位,按照秦国的惯例,由太后赵姬辅政,国家大事委托给相邦吕不韦等一干重臣。

如果赵姬明智一些,强势一些。她完全有机会成为大权独揽的太后。然而,赵姬不是那种有主见的女人,她过分依赖相邦吕不韦。很快,吕不韦就成为说一不二的大权臣,效仿魏国的信陵君礼贤下士,豢养门客。

吕不韦舍得花钱,而且不挑剔,三教九流的人前来投靠,只要有一技之长,都能获得优厚的福利待遇,短短数月,他的门客就超过了三千人。

在这期间,吕不韦的父亲去世,葬礼的规格排场,甚至超过了秦王子楚的葬礼。

秦王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却隐忍不发,没有采取任何行动。因为成蛟背后的楚国势力还蛰伏着,这股势力异常强大。他必须借助吕不韦的力量,压制成蛟,坐稳王位。

轻云蔽月,万籁俱静。满殿灯火映照出秦王政冷峻的侧影,他长高了一些,肤色极白,厚重的玄端礼服自然垂顺,简单的黑白交织,勾勒出庄重威严的王者气质。

今夜在咸阳宫正殿值守的郎卫,一共二十八人,其中有几个让秦王政比较看重的人才,比如将军蒙骜的孙子蒙恬和蒙毅,还有郎中令李信、执戟郎王贲、舍人李斯。

尤其是蒙氏兄弟,蒙毅聪慧,蒙恬勇武,一文一武,都是难得的俊才。秦王政喜欢让他们随侍在身边,就好像多了两个玩伴。

自从蒙骜战败,让无数渴望军功封爵的秦人希望成空,蒙氏便饱受非议,被一些秦人憎恨。蒙恬和蒙毅平白遭受许多冷嘲热讽。

秦王政每次出行,都邀请蒙毅和他同乘一辆马车。蒙毅不太像武将家族培养出来的少年,他的武功稀松平常,但说话风趣幽默,脑子比较好使。一开始,秦王政只是采取礼贤下士常用的手段,到后来,他是真的喜欢跟这个少年一起出宫游玩。

这是一种无声地安抚,让文武百官都看到:秦王依旧信任蒙氏,有些人就不敢做得太过分。

老将军蒙骜,侍奉过四位秦王,屡立战功。这次大败,责任不在他,哪怕换一个统帅,也不能做得更好。秦王政庇护蒙氏兄弟的行为,等于给蒙骜吃下一颗定心丸,也让所有战败的将军安心——秦王理解他们的难处,仍然倚重他们。

一卷竹简看完,秦王政想再取一卷的时候,耳边传来一道和煦的声音:“夜深了,王上早些安寝。”

是蒙恬,他年仅弱冠,筋骨匀称,有着和其他习武之人迥异的儒士风范。

“蒙恬,可有方缭的消息?”

“禀王上,方缭深居简出,很是神秘。他似乎不愿意辅佐魏王,信陵君一撤兵,他就把官印挂在房梁上,魏王赏赐的金饼原封不动,全部留下,独自离去。不过,听说方缭没走成,龙阳君提剑追上去,和他打了一架,就……”

蒙恬顿了顿,仿佛不知道该如何措辞,尴尬地咳嗽一声,“就打出情谊,一起回到大梁城。”

一直如同影子一般站在屏风旁边的李斯,忽然擡眼瞥了蒙恬一下。

龙阳君的名声,难免教人联想到一些特殊的癖好。秦王政一向平静无波的双眸中闪过一抹诧异。他睫毛低垂,“寡人要方缭的画像。”

蒙恬领命,“唯。”

李斯迟疑了一下,没吭声。他和这些秦国的望族、官二代不同,他是权臣吕不韦的门客。所有人都待他十分客气,是那种对待外人的疏离有礼。所以有些话,他暂时还不能说。关键是摸不准王上对方缭的态度。

秦王政非常欣赏李斯的才能,但是对他始终有几分防备之心。毕竟,这是吕不韦安插在咸阳宫的眼线之一。

有时候吕不韦太忙,没有时间教导秦王政,会让李斯代为授课。为了方便进出王宫,相邦的舍人李斯,也兼职咸阳宫的郎卫。

二十多天以后,一幅画像,一封信被送到咸阳宫。

秦王政让宫女、内侍、郎卫都退到殿外,只留下蒙氏兄弟。

宫里规矩森严,宫女裙摆轻摇,内侍低眉敛目,依次消失在殿门外,没有发出一点声响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