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章(1 / 2)

第43章

方缭解下水囊,在手炉上焐得温热,递给荀子。

“荀夫子,喝口热酒,暖暖身子。”

别人的水囊里,装得是清水,方缭的水囊里,却装着养生的药酒。他还另外携带了两只大葫芦,一只装水,另一只专门装药。都悬挂在马鞍上。

没错,这个时代,已经出现半月形的软马鞍。不过,通常只有赵国的骑兵、秦国的骑兵、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使用这种马鞍。

荀子抓住水囊,仰头灌了一大口药酒,又递给韩非:“你最怕冷,多喝一些。”天寒地冻的,一口温酒下肚,确实暖和。

方缭的猫,正窝成一小团,趴在韩非的臂弯里沉睡。韩非一动,玄猫慵懒地半睁开眼,撒娇似的喵喵两声,尾巴一卷,在他怀中扒了一个舒服的位置,继续睡。大师兄人缘不好,却颇受小动物的青睐。经常有别人家的猫猫狗狗,跟在韩非的身后,亦步亦趋,赶都赶不走。

玄猫也不例外,成精了似的,方缭一忙起来,它就跑去勾搭韩非。

水囊在各位师兄之间传了一整圈。这年头,很多地方,连家客栈都没有,委实没条件太讲究卫生。何况,同门师兄弟之间,不是亲兄弟,胜似亲兄弟。喝一个杯子里的水,也是常有的事,谁也不嫌弃谁。

黄石公不乐意了,把眼睛一翻:“臭小子,光记着荀卿,我的酒呢?阿福出海寻仙之前,不是嘱咐你照看我嘛?”

徐福确实说过,他奉大王的命令,率领一支船队,寻找海上仙山。这一去,少则三个月,多则半年,他都要漂泊在苍茫海上,请方缭多多照看黄石公。

话说,齐王建追求长生不老,举国之力,打造出十艘大船①。每艘船可以装下两百个人,以及足够这些人用上半年的粮食和清水。作为燕齐方士中的佼佼者,徐福不仅精通医术,还通晓天文、航海、农耕、武学,在沿海地区一向颇有名望。齐王建选中他,并不是偶然。

然而,徐师兄嘱托的原话是:盯紧师父,不让他喝酒。他染了风寒,还没有好透,不宜饮酒。

“都有,稍等。”

方缭采取迂回策略,黄石公想饮酒,不能给。但是果茶可以管够,每天换一种新口味,绝对不会腻。

他去马车上,翻出一只大陶碗,和一只温酒用的陶盉。把自制的“发热包”丢进大陶碗之中,倒入凉水。“发热包”中的生石灰、碳酸氢钠等物质遇到水,产生大量的热。

这时,方缭早已在陶盉中加入柚子果粒、红枣片、蜂蜜和清水,盖上盖子。把陶盉放进大陶碗中,等待一刻钟左右,红枣蜂蜜柚子茶,就煮好了。这一回,先给黄石公盛上一小碗,再给荀子。

不用火,就能将茶汤烧开,这对古人来说,实在太过神奇。

黄石公小心翼翼地端开陶盉,看了看大陶碗中,依然在沸腾冒泡的水。他见识过大徒弟徐福的炸炉过程,知道这些方士配出来的东西,最好不要碰。

黄石公觉得,方缭是一个被他和荀子耽误的天才方士。

“阿缭,前一阵子,有个赤松道人,悬一只大葫芦,在临淄西市中卖丹药。一开始,谁也不肯买他的药,他露了一手点水成冰,很是神奇。丹药顷刻间被哄抢一空。人家一颗丹药,就值万钱。还有人买来,转手就开价十万,也有人要。阿缭炼制的丹药,不比那赤松道人的差,不妨搞个吸引人的噱头,比如‘烧水不用火’,也去卖丹药,别让赤松道人一枝独秀。”

方缭仰头,四十五角看了看天空。他和他的小号,为什么总要内卷?

“师父,我不缺钱。”

“小子,你今年十八岁了,还不多赚一些钱,寻一门好亲事,是想当老童男吗?”黄石公没有明说,方缭的眼光,貌似比较高,他更喜欢和那种知书达理的小娘子说话,那样的女郎,大多是大户人家精心教养出来的千金,以方缭的出生,除非拿出天价聘礼,才有可能求娶。

“老童男怎么了?洁身自好,没什么不好的。”

“臭小子,别找借口。你是不是害怕比不过赤松道人,丢了脸面?”

方缭:“……”

荀子轻咳一声:“黄石,阿缭就是阿缭,不用跟任何人比较。”

城门开了,他们继续赶路,车轮碾过凛冬的白雪,留下数行泥泞的辙迹。方缭的坐骑骐骥,养得膘肥体壮不怕冷,是队伍中最精神抖擞的马。方缭在城门口验过“证件”,翻身上马,扬起鞭子,还没象征性地抽一鞭,骐骥就迈开长腿,一溜烟地进城,把其他马和车都远远地甩在身后。

李斯从没想过,有一天,他的烦恼会是——如何花掉两亿钱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