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1章(1 / 2)

第31章

秋夜寒凉,月白露重。

韩非自己冻着了,就觉得方缭可能也会冷。他特意让侍女翻出一床蚕丝被,用安神香熏过,亲自给方缭送去。

门虚掩着,敲门许久,没有人应声。

“师弟,我进来了。”

韩非轻轻一推,乌木门扉就应手而开。他轻手轻脚地进屋,只见帘胧半卷,月光下,方缭好梦正酣。他睡相颇佳,却贪凉,一角绣花薄被搭在小腹上,宽大的寝衣缩上去一截子,胳膊腿都露在外边,白晃晃的一片。小腿十分修长,足弓秀美。

韩非替小师弟盖被子,还难得细心了一回,一点一点地将被角掖好。

方缭是活活热醒的,他睁眼时,窗前一片温煦暖阳。

大约是秋老虎,今天的气温稍稍有所回升,阳光灿烂,恍如回到夏日。

他身上却盖着厚实柔软的蚕丝被,这被子看着厚,其实非常轻,盖在身上,几乎感觉不到重量。他没有这种既舒适又松软的被褥。估计是韩非来过。这年头,内宅的门不上锁,只有一道门闩,几乎形同虚设,真要有歹人,一脚就能踹开。所以方缭很少插上门闩。

这世上有一种冷叫——大师兄认为你冷。

方缭硬生生地被捂出一身薄汗。他赤着脚踩在地毯上,先走到梅花金漆小案前,提起铜壶,倒了一杯温水润喉。随手拈起一颗蜜枣,送入口中。然后去院子里打来两桶井水,稍稍加热,脱下寝衣,将自个儿泡进浴桶里。

他现在是有户籍的人。

籍贯:魏国大梁。

职业:稷下士子。

士农工商,有了“士”的身份,方缭总算能享受到古代居民的权利——他可以获得一块位于魏国大梁城的宅基地,有权在那块空地上自建房屋,还能开垦荒地种田。

不过,与此同时,他将成为一名纳税人,必须定期向魏国的官府缴纳赋税。

由于方缭要陪着魏无知读书,所以,无论是盖房子,还是种地纳税,都要等他去魏国再说。

当务之急,是先把造纸小作坊开起来。竹简太沉重,还是纸张更适合书写。荀子和韩非的著作,也应当有好纸相配。

涂山青雪可以提供古法造纸术。他只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地。

齐国境内,河流纵横交错,盛产蒲草和芦苇。在这里造纸,原材料都是现成的。也只有齐国的经济繁荣程度,才足以撑得起这些手工作坊。

像赵国那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经济萧条状态,就算方缭真的搞出特别赚钱的新产业,结局八成是被权贵夺走,或者被饥民哄抢一空——生产力达不到一定水平,任何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,都是白搭。想从别人兜里掏钱,首先,那人的兜里得有钱才行。赵国的百姓,钱袋比脸干净。

造纸小作坊,最好建在稷下学宫附近。临淄十万户,“稷下多谈士”。纸张造出来,主要是卖给稷下士子,再由稷下学宫的人才流动,推广至每个诸侯国。这年头,百姓普遍不识字,不消费笔墨纸砚。造纸作坊要是建在别处,想不倒闭都难。

他正思考着,门突然被推开。

还没看见人影,先听见一个稚嫩的童音:“大梨子,送给方叔父。”

是李斯的大儿子李由在说话。

李由年仅六岁,提着一只竹篮,满满一篮子精挑细选的梨,每个梨子都是一般大小,圆润可爱、水分十足,看起来就非常可口。

下一刻,方缭扶着浴桶的边缘,隔着雾蒙蒙的水汽,和小家伙背后的李斯尴尬对望。

这不能怪小家伙没礼貌,不敲门。李由性子活泼,才刚入蒙学,还没有接触到礼仪教化。而且,谁让他大清早就沐浴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书本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