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更不像宗泽、张叔夜等人那样善战,能够以文官的身份去带兵打仗,自已在作战方面也不擅长。
除此外,李光也不是李纲那样的名流,不是清流士人,在士人中没有什么影响力。
去外面增加履历,是他往上走的机会。
李光想清楚后,毫不犹豫道:“陛下,臣愿意去高丽。如果陛下让臣去高丽主持驻军的事情,臣有三个方面的事情要做。”
赵桓笑道:“说来听听。”
李纲和宗泽等人也齐齐看过来,一个个眼神期待。尤其吴敏更是如此,毕竟李光是他举荐的人。
李光表现好,他与有荣焉,能得一个知人善任的名声。
李光不急不躁道:“陛下派臣去高丽,重点在于提前布局,潜移默化的改变高丽,奠定夺取高丽的基础。待到将来时机成熟,陛下率领天兵降临高丽,能一举获胜,让高丽成为大宋的一部分。”
此话一出,众人纷纷点头,李光猜透了皇帝的意思。
赵桓也是嘴角含笑。
李光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,脑子灵光得很,绝非泛泛之辈。
赵桓点了点头,继续道:“仔细说,朕洗耳恭听!”
李光精神振奋,说道:“第一,要宣示大宋的强大。”
“最简单的方式,是驻军高丽的一千五百人,必须都是精兵悍将,能应对一切的挑战。在登陆高丽后,要显露出足够的实力。”
“臣有一个粗略的想法。”
“可否提前运作,早早的安排少许商人到高丽运作。”
“在我们的驻军登陆后,遇到有人来袭击,我们再干脆利落的击溃对方,同时释放俘虏,既彰显实力,又彰显过大胸怀。”
“如果高丽方面,本就有人来挑衅袭击,就不需要我们安排的人,足以杀敌立威。”
“第二,宣传大宋的文明,引导高丽臣民对大宋的向往。”
“比如,大宋普通人家饭后的餐盘碗筷,都要清洗七遍,非常的讲究。”
“再比如,大宋充斥着自由的向往,连青楼的娼妓都会得到尊重。上至皇帝,下至贩夫走卒都平等待人,不会虐待人。”
“亦或者,我大宋的风气好,京城没有任何的小偷,连一个乞儿都看不到。百姓能吃饱穿暖,绝不会饿肚子。”
李光阐述着自已的想法。
赵桓听在耳中,眼中放光,李光不愧是四大名臣之一。单是刚才提及的舆论攻势和意识形态,就能对高丽形成巨大的影响。
后世的《意林》和《读者》等书,吹捧无数的西方国家。
李光的操作,如出一辙。
持续不断的影响下,会让高丽百姓和士人向往大宋,认为大宋是文明之光。
华夏辉煌数千年,连高丽王都是推崇华夏的文化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再有李光的运作,必然能发展出无数的高丽奸。
书本网